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经贸能脱钩吗?

马雪 中美聚焦
2024-09-03
点击上方“中美聚焦”关注我
   作者:马雪(Ma Xue)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的新策略或许可以改变本国对华贸易和投资状况,但不能让整个供应链摆脱中国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间针锋相对的关税导致两国经贸局势日益紧张,拜登执政后虽然有意淡化“脱钩论”,但基本维持了前任的大多数对华限制政策。同时,拜登政府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吸引产业回流,并建立供应链联盟加速承接制造业转移,以替代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国制造”。


从数据上看,中美经贸脱钩似乎正在发生。自2018年起,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开始下降,2017年至2022年从21.6%降至16.3%,下降5个百分点,回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对于被美国政府列为先进技术产品的所谓“战略商品”,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降幅更大,从2017年的36.8%降到2022年的23.1%,下降13个百分点。中国输美产品份额下降集中在关税商品上,同期美国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同类产品激增,而未受关税影响的产品没有出现类似趋势。这表明关税是促使美国进口商转向新供应源的主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中越班列发送货物1594标箱,同比增长82%。图源央视网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其他国家进口增加之际,这些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也在快速增加。在美国市场上份额增长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越南(1.9个百分点)、中国台湾地区(1个百分点)、加拿大(0.75个百分点)、墨西哥(0.64个百分点)、印度(0.57个百分点)和韩国(0.53个百分点),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增加了与中国的联系。以越南为例,2010年到2021年,越南对美总出口每年增长24.7%,与之相对应,越南产品中的进口成份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中国进口的份额从2017年的10.8%升至2021年的20.3%。这意味着,美国正将其需求从中国转至其他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生产却比以往更依赖中国的投入。尤其与中美经贸脱钩关联最大的电子行业,那些增加对美国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也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


这种高相关度表明,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对那些取代中国进入美国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十分重要,它们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全行业的供应链。换言之,中美之间的直接经济关系虽然萎缩,但美国对中国的间接依赖没有改变。美国的新策略或许可以改变本国对华贸易和投资状况,但不能让整个供应链摆脱中国的影响。


究其原因,一是贸易模式本身具有粘性。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确实对美国的政策做出了反应,但贸易模式本身的粘性令美国仍然不能重新绘制世界贸易地图。商业公司必须应对更高关税和贸易禁令,但私人商业决策的基础依然是收益和工厂选址、业务环境、销售目的地等成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总体贸易模式的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美国政治诉求的干扰。


▲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二是中国自身拥有灵活性和竞争力。在产业层面,中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和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深厚基础,让供应链在实际构建中必须考虑与中国的地理临近性。在技术层面,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着创新快速商业化,高技术领域形成的优势能有效溢出到其他领域,进而获得更大收益反哺高科技行业。这让中国作为后发追赶型国家,且成为被遏制对象,却依然具备迭代式赶超与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这决定了美国的阻挠不太可能破坏中国的亚洲经济体核心地位。


三是美国的政策效果受制于盟友。美国可能不会仔细考虑盟友的利益诉求,但盟友却必然要承担中美竞争带来的不可预知风险和成本。在此背景下,美国盟友将被迫思考和应对其在全球舞台上进一步边缘化的局面。目前看,美国大多数盟友是通过多元化资源配置和策略组合,来维持联盟内部的权力平衡,避免单一战略的弊端和风险。而事实上,大多数美国盟友也远未准备好减少与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





·END·


基金会动态



推荐阅读


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

如何解决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美国大选冲击中美关系稳定

周波:美国、中国及宿命论陷阱

莫让战略叙事变成危险叙事

世界开始直视“特朗普归来”的可能性

阎学通:数字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方向

提升安全合作水平是普京访华战略目标

拜登对华新关税是美国内部斗争的延续

对华关税瞄准战场州选票 布林肯访乌提“新要求” 

校准中美航向——《中美聚焦文摘》最新期解读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美聚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